丝绸之路点亮东方和西方
来源:中国艺术传播网 文章作者:南香红 |
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李希霍芬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取景框,将至少不少于三千年的人类文明的大交流定格下来,这个截取漫漫历史长河的框子就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学术名称将人类历史上牵涉几大文明、多个人种的特殊的人文区域和文化系统归整到了一起,成为一门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中亚学、中西交流学、贸易学等等学科的综合学科。丝绸之路这个浪漫的名字一经出现,人们发现再也没有任何一种定义能够如此出神入化地描述和概括人类三千年的交流史。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唐诗中描写的玉门关。它距敦煌城90公里,俗名“小方盘城”,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相传古代西域和田等地的美玉、珠宝经此关传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自从张骞打通丝绸之路后,这里驼铃悠悠,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片繁荣景象。 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多长?东西方文明究竟在何时相遇、相识的?其实,现在的人们对人类在几千年前的行踪更多地是借用着猜想。4000年前?5000年前?或者更早?在茫茫大海上,或者赤野的沙漠中,实际上是找不到所谓的“丝绸之路”的,没有这样一条物质意义上的路存在,就是有,这条路也被时间的巨手抹去了。 敦煌壁画当中的丝绸之路商旅图,这幅壁画位于莫高窟的296窟中,描绘了北周时期(6世纪)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展现了当时丝路古道上的东西方交往情况。敦煌是丝绸之路上各条古道交会的边关要塞,因此,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对当时商旅情况的描绘。 摄影/孙志军 虽然今天的考古发现是零星的,但这些发现都指出一条文明交流大道的存在。距今4000年的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里,保留下了完整的小麦和粟。小麦是来自于西方文明的种植品;粟是中原的东方文明的主要农作物,它们同时出现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中间位置,出现在连接两大文明的通道上。这是一个证据,证明4000年前生活在小河的人,已经在享用东西方文明的成果。西方文明不仅仅享受到了东方的美丽丝绸,东方也向印度学习了怎样种植棉花,学习了葡萄的种植和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情趣,人类文明在交流中成长壮大。 |
·上一篇文章:丝绸之路极简史 |
·下一篇文章: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
相关新闻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徽 再现中西方古文明交流盛景 |
张强 |
·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
佚名 |
·丝绸之路极简史 |
佚名 |
·古代丝绸之路 |
佚名 |
·西方艺术基金模式解析 |
黄文叡 |
·乱针绣:东方艺术的精美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