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羌绣
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作者:彭戈 |
“2008年的工作重心基本都是放在灾区的团队组织和建设上以及帮扶点的铺设上,开展起来就发现有很多难题。”帮扶中心生产负责人颜凤辉长期泡在阿坝的一线帮扶点,对此感慨尤深。颜凤辉是颜俊辉的姐姐,在震后自己经商开办了一家服装厂。后来妹妹颜俊辉开始从事帮扶计划之后,她也关闭了自己的服装厂,参加到这一项目中来。 “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分散,缺乏产品质量意识,信任度不足。”这些问题一一摆在帮扶中心面前。帮扶中心最先在阿坝州的汶川、茂县、理县各选择了一个乡镇进行试点。“在茂县的龙溪乡是第一个点,在一开始就遇到问题。虽然有当地政府官员陪同,但当地老百姓对我们还是很不信任,不愿意来做绣娘。”颜凤辉一行人从早上9点开始,就面向该乡的400多个羌族妇女宣讲。“到了12点,才有8个报名。大家怀疑做了之后拿不到钱。” 面对这样的情况,帮扶中心将原本准备是一月一结的工价结算制度,调整成一片一结。 在地震之前,阿坝州农村劳动力的日平均收入为1.7元~1.8元/小时。“我们设计的工价当时为3元/小时。一个熟练的绣娘平均一天能挣50元~60元,一般的绣娘也能挣30元~40元。这对当时震后缺乏收入来源的羌族妇女来说,还是能发挥比较大的支持作用。” 在首批完成三个试验帮扶点的绣娘招募工作完成后,帮扶点的推广工作迅速普及到阿坝州的很多乡镇。“帮扶点最后扩展到30多个,参加这一帮扶计划的绣娘达到上万人。” 在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颜俊辉在内的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心里都隐隐藏着不安:“在开始这个阶段,整个链条上都存在漏洞,所以担心会出问题。”颜俊辉说。 商业洗礼 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2008年底,颜俊辉和帮扶中心的志愿者们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麻烦:由于羌绣产品交付延期,客户取消了40%的订单——这是一笔300万元的大订单,是帮扶中心成立以后最大的一笔单子。 为了这笔订单,帮扶中心在阿坝州政府的协助下,动用了包括绣娘、志工、援建者等在内的三万余人。帮扶中心超过50万元的资金押在了这个项目上,流动资金已经捉襟见肘。 对于帮扶中心而言,这个项目的受阻带给他们巨大的挫折感。这批货延误的直接原因是绣娘完工不及时。“当时忙着修房子、又遇着农忙,绣娘们来不及赶制订单。订单数量超过了极限产能。” 而在这个项目之前,就已经初现端倪: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绣娘在绣工质量、交货时间意识、绣片的整洁等方面都曾出现过问题。“因为很多绣娘交货时间意识不强,我曾经还急得哭过几次。”茂县南新镇帮扶点负责人王芙蓉就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她自身也是一个绣娘。一些绣娘在绣工质量问题上也屡屡与帮扶中心发生争执。 面对客户、绣娘两头不讨好的局面,帮扶中心的志愿者们深感委屈。 但这一切在另一个旁观者眼里,却有着必然的逻辑。 王斌是公益项目专业评估机构——深德公益的财务经理。曾专门前往羌绣帮扶中心开展公益项目的咨询辅导。 “商业机构不理解你们是正常的事情。你们应该意识到,帮扶中心不仅仅是在做公益,同时也在做一个企业。”王斌对羌绣帮扶中心的管理运营流程进行了详细地了解。结果发现,这家公益性机构虽然从事着经营性活动,但帮扶中心的人员对于产品定价、毛利率、生产损耗、常规库存等数据均不知晓。 王斌和他的同事开始采用制造业的管理流程,对帮扶中心进行财务流程规范和梳理。“只有搭建好一个规范的财务框架,并严格执行,才能避免很多问题出现。”于是,在帮扶中心此后的运营中,类似于直接成本(绣娘工价、研发费、原材料采购) |
·上一篇文章:锦衣幕后的手工大师 |
·下一篇文章:无 |
相关新闻
·羌绣:羌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
佚名 |